2021-01-20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专家论证会在六盘水市举行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专家论证会在六盘水市举行
2021年1月11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专家论证会在水钢总医院举行。近年来,水钢医院作为贵州省唯一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致力于从多层次、多维度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研究,此前已经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参加论证会的有评审组组长、全国工商联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温州大学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院长时勘、六盘水市卫健局副局长蒋承礼、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万金、山东科技大学基础教学部博士周海明、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焦松明,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博士生陈亮、六盘水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科科长尹正安、水钢工会经济技术(权益)部部长王爱华。水钢总医院院长周兴高、党委书记邵军以及项目组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成员也列席了会议。首先,六盘水市卫健局副局长蒋承力对于时勘教授在疫情期间冒着严寒前来进行评审表示感谢,他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六盘水市卫健局将积极配合评审组,支持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水钢总医院院长周兴高发言指出,水钢总医院作为课题《贵州省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申报及承接单位,深感任务的艰巨和荣幸,医院将严格按照课题的研究要求和进度安排,做好每一项工作,为贵州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出贡献。本次开题标志着水钢总医院在承担社会责任及科研水平方面翻开了新的篇章,相信在市卫生健康局的支持下,定能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不断推向前去。
随后,课题组长李琼作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开题论证报告,水钢总医院体检科主任毛林玲作了《六盘水大数据健康管理研究中心首钢水钢集团“健康”平台建设》的补充报告。李琼同志在论证报告中指出,本研究基于六盘水市脱贫攻坚、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展开“大扶贫”、“大健康”、“大发展”与“大数据”融合研究,以探索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规律与模式,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方法。课题组将开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心理行为调查系统,并展开六盘水市困难群体扶贫的心理学对策研究、民众心理疏导与健康促进研究和领导风格对民众的抗逆成长影响机制研究。然后,将成果与网络媒体大数据进行聚合,形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众心理行为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以上研究形成系统化的培训干预对策,为社会治理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和管理建议。
课题进入论证阶段之后,万金博士在分析了课题中心理摆脱的研究方案时提出了一些修订意见,还探讨了课题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及实施措施;周海明博士从科研选题的方法入手,重点介绍了医护人员短时休息的研究策略和实践意义;焦松明主任针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下的核心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问题,特别是后期培训干预做了示范性讲解。他们的评审让在座人员受益匪浅。
评审组组长时勘最后进行总结性发言。他认为,本研究应当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课题中各部分的依存关系。首先,扶贫调查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研究一定要突出后疫情时代民众心理疏导与健康促进、领导风格和抗逆成长的新特点,形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同时,探索系统化的培训干预对策,为社会治理提供新的建议,为六盘水市、贵州省乃至全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创新性和可推广的经验和建议。
由于本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结题,所以必须是有限目标,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此,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第一、“大扶贫”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大扶贫”研究的补充取样,建议选择1-2个地区的代表性行业,来实施提升内生动机的员工援助计划,并追踪再就业效果。
第二、在“大健康”研究方面,要完善抗逆力研究成果。同时,在医院系统全面开展“心理摆脱”和“短时休息”的针对性研究,力争7月底顺利完成这项任务。
第三、在“大变革”和“大发展”的研究中,要引入疫情后期“松紧文化”“变革型领导”和“团队建设”调查,适度开展核心胜任特征的成长评估研究,重点开展1-2期员工援助师培训工作,为服务体系培养研究队伍。
第四、引入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云日集团的《核心胜任特征的网络心理测试和培训系统》计算机智能系统,在水钢医院先行试用,形成经验后,在六盘水地区推广。
课题组对于此次论证会专家评审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水钢医院党委书记邵军同志最后表示,一定要珍惜疫情期间前来进行评审指导工作的专家们的意见,积极配合六盘水市卫健局领导,真正使本研究为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可操作的模式和实践经验。会议结束之后,评审专家组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