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胡瑜(温州大学)

首页    副院长:胡瑜(温州大学)

 


 

 


 

一、个人简介

 

  基础心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温州大学 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先后主 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科规划课题。

 


 

二、研究方向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特殊人群心理研究

 


 

三、教育及工作经历

 

(1)1993.9-1997.7: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学士;

(2)2001.1-2004.9 温州师范学院工作,期间2001.9-2003.12:在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

(3)2004.10至今温州大学任教,其中200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担任心理学系首任主任,2012年担任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2014年聘为瓯江特聘教授,2015年晋升为教授,2017年担任教务处副处长,2019年开始担任人文社科处处长;期间2004.9-2007.7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基础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2009.9-2011.9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工作站,2014.3-2014.6在美国奥本大学心理学系访学

 


 

四、科研项目

 

1.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新农村生态友好型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编号为:21ZDA028)并主持子课题一:水环境治理成效评价核心指标构建,全国哲社规划办,80万,在研,2021.4—2023.1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我国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编号为:BHA140080),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18万,已结题,2014.12—2017.12

3.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视角下社会信任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乐国安教授,18ZDA165)子课题一: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任现状与代际变迁研究,全国哲社规划办,80万,在研,2018.12—2023.12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实证研究》(批准号:12CTQ014),全国哲社规划办,15万,已结题,2012.6—2015.6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影响机制的研究》(编号为:06CSH022),全国哲社规划办,7万,已结题,2006.6—2009.12

6.主持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灾后心理创伤干预的新技术研究》 (编号为:2011C23117),浙江省科技厅,15万,已结题,2011.7—2014.7

7.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政工作”专项《大学生信教的心理机制及精准引导策略研究》(编号为:21GXSZ031YB),浙江省哲社规划办,3万,在研,2021.4—2022.12

8.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围棋活动的教育功能研究》(编号为:11ZJQN023YB),浙江省哲社规划办,2万,已结题,2011.7—2014.6

9.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弈棋风格的心理学研究》(编号为:10HQWH01),浙江省哲社规划办,3万,已结题,2010.7—2012.6

10.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寄托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编号为:NX05JY04)浙江省哲社规划办,1万,已结题,2005.7—2008.6

 


 

五、教学项目

 

1. 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应用心理学),浙江省教育厅,2021

2.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心理辅导》,浙江省教育厅,2019,第二;

3.《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与研究,温州大学教改项目,2011,主持

4.《眼动实验的原理与应用》,温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1,主持

5.《眼动分析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温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09,主持

6.《教育研究方法》精品课程,温州大学研究生部,2009,第二

7.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温州大学教改项目,2011,参与

 


 

六、代表性论文

 

1. 胡瑜,郭仁露,范玲霞.青少年学生公益心内隐观研究.心理科学,2019,42(1):202-208.

2. 胡瑜,黄崇蓉,严婷婷.公益广告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内隐启动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17(3):354-359;

3. 胡瑜,张帝,徐淑慧.青少年公益的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功能分析——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8):218-225.

4. 黄崇蓉,胡瑜.组织内信任与创造力的关系:元分析的证据.心理科学进展,2020, 28(7):1118–1132.(通讯作者)

5. 胡瑜,黄和林,弈棋风格的fMRI证据.心理科学,2013,36(3):471-474.

6. 胡瑜,季浏.弈棋风格的中文词汇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90-93;

7. 胡瑜,孔克勤等,弈棋风格的眼动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30-34(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0号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

8. 胡瑜,孙灯勇.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4):43-49;

9. 胡瑜,孔克勤,弈棋风格与认知风格的关系.心理科学,2009,32(6):1338-1341;

10. 胡瑜.“围棋超常儿童”的思维风格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09,4:42-46 ;

11. 胡瑜,孔克勤等,弈棋风格的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8,31(4):780-783(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 胡瑜,孔克勤, Personality:人格还是个性.心理科学,2006,29(2):487-489;

13. 胡瑜,大学生网络信息查寻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508-510

14. 胡瑜,朱伟,寄托儿童人格特征初探. 心理科学,2005,28(2):473-476 ;

15. 胡瑜,刘开练,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其教师调控.心理科学,2004,27(4):967-969 ;

16. Yixin Hu, Zhaoxiang Niu,Lejiao Dai, Rebecca Maguire,Zhaobiao Zong,Yu Hu,Dawei Wa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pattern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shift workers: A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ust J Psychol. 2019:1–14(share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SCI;

17. Yingjie Liu; Xiaohua Bian; Yu Hu; Ya-Ting; Xuzhou Li; Baxter Di Fabrizio.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bias on third-party altruistic behaviors:Ingroup relation attenuates altruistic punishment.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8, 46(8): 1397-1408.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18. CHUANJING LIAO,YU HU,JINFU ZHANG. MEASURING THE SENSE OF SECURITY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4, 42(10), 1585-1602

 


 

七、学术著作

 

1. 专著《弈的魅力:弈棋风格的心理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978-7-212-05237-9,21万字

2. 专著《围棋活动的教育功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978-7-212-10042-1,23万字

3. 专著《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20. 978-7-5520-3054-9,33万字

 


 

八、奖励荣誉

 

1. 《弈的魅力:弈棋风格的心理学研究》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2015

2. 《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获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21

3. 《弈棋风格的心理学研究》获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

4. 《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获浙江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科规划办,2022

5. 《弈棋风格的结构与证据》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2011

6. 《弈棋风格的结构研究》获浙江省社科联第六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2010

7. 《寄托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2010

8. 《寄托儿童与一般儿童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获温州市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温州市人民政府,2009

9. 《弈棋风格的实证研究》获温州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温州市人民政府,2012

10. 《弈的魅力——弈棋风格及其与棋手个性的关系研究》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九、人才工程/学术兼职

 

1. 人才工程

(1)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7

(2)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资助计划,2009

(3)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11

(4)温州市“551工程人才”培养人选第二层次,2010

(5)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2014

 

2. 学术兼职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2)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3)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博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学科专家

(5)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6)中国高教学会社科科研管理分会理事

(7)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8)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

(9)浙江省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学类)

(10)担任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等10多家期刊的审稿专家

 


 

十、学术讲座及会议

 

2002年参加上海市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年会;

2005年参加全国第十届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海)并作小组报告;

2007年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心理学学术大会(开封)并作小组报告;

2009年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并主持分会场;

2010年参加浙江省社会心理学年会;

2012年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广州);

2014年参加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年会(SIOP)第29届年会;

2016年参加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年会;

2018年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年会并做大会报告;

2019年参加浙江省心理学会年会。

 

 

2022年2月23日 17:00
浏览量:0